對話人:青島“時光印記”活字印刷博物館創辦人 阮同民
  如今,真正瞭解活字印刷工藝的人寥寥無幾,堅持用這種手工藝經營事業的就更少了。山東青島的阮同民經過兩年時間籌備,收藏了近萬個活字模、十幾套最原始的活字排版工具和數台古董級別的字模鑄造機,自建了活字印刷博物館“時光印記”。“人們來到這裡,可以花上兩個小時重回上世紀,可以自己找活字拼出唐詩宋詞,轉動有百年曆史的老印刷機做出一款質感復古的賀卡,體驗手工紙品和活字印刷的魅力。”阮同民向《中國新聞出版報》記者介紹說。記者 李明遠
  《中國新聞出版報》:您為什麼要開設活字印刷博物館,做活字印刷生意?
  阮同民: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我家裡人開印刷作坊,我從小就耳濡目染。新的印刷工藝出現後,家裡留了幾台老印刷機放在倉庫沒有扔掉,有一次我在一個視頻里看到,在臺灣有一家古老的印刷博物館叫“日星鑄字行”,很完整地保留了活字印刷工藝。我也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:咱大陸也應該有這樣一家活字印刷博物館。
  《中國新聞出版報》:博物館在當今的價值是什麼?
  阮同民:開這樣一家博物館,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古代文化,不忘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。
  《中國新聞出版報》:說說您的籌備情況。
  阮同民:籌備兩年時間這麼久,主要還是因為有些東西不好找,需要到處搜集信息。我去過上世紀中國的老印刷基地上海和甘肅平涼,去過很多國有老印刷廠後來改製的民營企業,也到過偏遠的西部印刷小作坊。後來我逐漸有了收穫,找到了手搖圓盤印刷機、鑄字機、老圓盤印刷機,還有文物級別的一號到六號的銅字模……更從德國購置了一臺上世紀五十年代的“小怪獸”凸版印刷機。其中最大的困難還是調試運轉這些設備,因為年久失修,我不得不去車床加工配件。因為這些設備年代久遠,無人會操作,也不得不自己摸索著來。
  《中國新聞出版報》:經營這家博物館時,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?
  阮同民:有一次,在青島居住的德國人吉娜帶著孩子走進我們店里。她很驚訝地發現這種古老印刷工藝還存在,很感慨地對我說,這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。當她看到滿是家鄉德語標識的“小怪獸”凸版印刷機時更是驚喜不已。在她的幫助下,我對機器上標語、註解的困惑也有了答案。
  《中國新聞出版報》:對未來有怎樣的期盼?
  阮同民:這家店未來怎麼走我也一直在摸索,這段時間和顧客的接觸交流讓我對未來發展還是比較有信心的。我這裡搜集了多台老印刷機,四台鑄字機可以重新把活字鑄出來,完全可以複製一套去北京、上海等外地開分館,讓更多的人體驗中國的古老印刷文化。  (原標題:青島一男子創辦活字印刷博物館 收藏近萬個活字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djnpgx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